2024年5月18日—21日,由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ATEC)主办、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展演的十台剧目依次上演,三台工作坊接连举行,反响热烈。国内外师生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在文明交流对话、互通互鉴中,感受各民族戏剧的魅力,共享舞台艺术的盛宴。
工作坊1 中国·香港演艺学院蔡敏志《视觉演化:探索舞台设计的传统和当代趋势》
5月19日,香港演艺学院校长蔡敏志教授在小剧场开展主题为“视觉演化:探索舞台设计的传统和当代趋势”的戏剧工作坊。蔡教授是香港杰出的艺术专家,作为香港演艺学院的首位女校长,她拥有丰富的艺术行业从业经验,为学生提供面向全球的创新型跨学科教育。任校长期间致力于推动科艺制作学科发展,启发其他院系科艺纳入教学及表演和研究。
蔡教授以舞台美术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要脉络,从19世纪传统的舞台设计谈起,讲述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舞台美术方面发生的变革。受到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影响,舞台布景注重于真实还原现实中的环境和背景,而随着电在舞台上的广泛运用,舞台设计在细节上更加精细。在自然主义广泛影响舞美设计的这一时期,现代艺术理论先驱爱德华·戈登·克雷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他的设计夸张大胆,具有相当的实验性。在演出呈现上,戈登·克雷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意见相左,他认为导演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而演员只是协助者,同时致力于通过极简主义的舞美布置让观众能够参与到故事当中。1920-1930年间,伴随布莱希特间离概念的引入,舞美设计开始逐渐摒弃对细节过分夸张的追求,而更专注于整体的美感,同时引入投影、幻灯片等新型舞美形式。
跟随蔡教授的讲述,将时间推进至20世纪中期,进入20世纪中期后,设计方法更加多元化,实验、抽象和象征主义的兴起为舞美设计提供了更多灵感。蔡教授着重介绍了这一时期重要的舞台美术先驱拉尔夫·科尔泰。蔡教授向大家展示了科尔泰舞美设计的案例,他的设计充满极简主义的美学特征,尤其擅长对舞美设计材料的创新,在视觉上引人注目,不落俗套,是对传统舞美设计的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蔡教授将讨论的主题引向舞美设计的可持续性上,通过对各种舞美设计案例的分享以及香港演艺学院学生作业的分享向大家展示环保材料运用于舞台美术领域的可能性,同时也呼吁大家更多关注环保问题。对于作为舞美工作者的同学们,蔡教授也鼓励大家在设计上更加坚定,面对设计上的难题要多与演出团队沟通,对自己的设计保持忠诚,“设计师是孤独的存在,但强有力的团队也是最终呈现的关键。”
工作坊2 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孙尚琪《春风化雨-走近京剧艺术》
5月20日上午,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工作坊在昌平校区小剧场1进行,首先上场的主讲老师为学院京剧系副教授孙尚琪,以京剧艺术“四功、五法”为切入点,为观众带来一场传统中国艺术的盛宴。
孙尚琪先为现场观众讲解了京剧艺术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京剧艺术是中国348个戏曲剧种中影响最大、分布最广的戏曲剧种,被誉为“国粹”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最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是其用歌舞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套完整的程式表演体系,它并非是生活的再现,而是把生活的原形敲打揉碎,清除无关紧要的因素,通过集中、浓缩、夸张、变形的手段,重新熔铸成另外体格艺术样式来表现生活。这种表演技术就是京剧演员必备的职业素养——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步、法”。
讲解完,孙尚琪结合《天女散花》《三岔口》等片段对京剧表演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进行了生动地演示和阐述。又通过京剧系同学们的演绎展示了手势、眼神、身段、台步、技法,老师的精彩讲述和同学们扎实的基本功引来国内外师生的啧啧称赞,掌声不断。
最后,孙尚琪带领现场观众一起体验了如何用京剧艺术表现古代女子出门整装,观众们积极参与学习,纷纷表示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领略到了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的魅力。
赵永墩《古典京韵“净”之美》
紧接着,学院京剧系一级演员赵永墩上场,带领学生以上课的形式进行表演,让现场观众领略古典京韵“净之美”。
赵永墩以《坐寨》为例,声情并茂地展现了京剧“净”行当的巨大魅力,又指导学生表演《芦苇荡》和《盗御马》等剧目,再现剧目情景。学生们在“唱”和“念”中追求吐字必真,字音求美,传情达意,耐人欣赏寻味。在“做”与“打”中要在一站一戳、一招一式、一指一看中传达人物性格和感情世界,使现场观众都沉浸在情节中,欢呼掌声不断。赵永墩在一旁拟声京剧乐器帮助学生伴奏,不断纠正着学生们的唱腔、身段和眼神,并亲自展示,言传身教。
随后,赵永墩还向观众讲解了京剧脸谱这张“净”行表演艺术特色的“身份证”,指导学生勾画“张飞脸谱”,带领观众认识、了解京剧“净”行脸谱艺术。现场观众对此兴趣盎然,纷纷对此展开提问,赵永墩一一解答,向观众们阐述了千变万化的脸谱艺术。
最后,赵永墩邀请现场观众一同领会“净”行中的具体表演形式,增加观众对“净”行艺术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展示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观众们也积极响应,踊跃尝试,本次工作坊在热烈的气氛中落幕。
工作坊3 印度·国立戏剧学院奇塔兰詹·特里帕蒂《源自<乐舞论>的表演与音乐手法》
5月21日上午,印度国立戏剧学院在小剧场1开展工作坊,讲述《当代印度剧场》《源自<乐舞论>的表演与音乐手法》《PVM 技巧-博塞演示》三个章节。
工作坊第一部分由院长奇塔兰詹 · 特里帕蒂主讲。他先吟唱了一段古代印度歌曲,表达人类从虚幻到真实的不倦追求。特里帕蒂聚焦于“印度古代表演文本”,指出成书于3500年前的《乐舞论》,起源于印度古代四个宗教,涉及音乐、表演、天文、地理、医学等知识,是一份属于印度的文化瑰宝。该书认为表演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肢体语言、台词、服装道具,而最重要的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力、专注力、表达能力。
特里帕蒂表示,《乐舞论》这本书起源时的人们想知道这整个多元宇宙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思想家们喜欢讨论是否有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这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而当演员构思、表演一个特定角色时,也是在表演层面上追求真理,意味着从心理层面去创造一个全新的角色,这要求演员必须以某种精神状态抵达“表演的终极形式”之境界。演员在努力追求一种特定艺术的精致形式,在这基础上表演分化成两种模式:一种是现实主义的,另一种则是传统的,后者涵盖很多精神层面的元素。至于“表演的力量”,是指表演者变成了角色本身。表演必须富有想象力,这即是说演员必须在记忆中得到某个特定图像,创作出称之为生活的蒙太奇,运用模仿促使自己在表演中塑造特定形象。
与表演相得益彰的是印度人民创作的古典音乐,这种明确的音乐形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积淀形成独特轮廓,它不以西方的键盘乐、弦乐为基础,而是用十二种音符的组合谱写印度民族的辉煌历史。特里帕蒂还提到,《乐舞论》在舞台管理方面有先见之明。如今舞台管理已经成为一门非常受欢迎的课程,在世界各地的戏剧学院都是如此,而早在3500年前,印度就有了舞台管理者的概念,就像伊丽莎白时期莎士比亚所处的剧院那样。
特里帕蒂一再强调,演员创造角色时需要极强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提升可以通过瑜伽和冥想来实现,他在现场演示了如何用呼吸和瑜伽的配合来调动表演状态,并强化舞台效果。最后,特里帕蒂结合《乐舞论》中提到的呼吸方法献唱,并鼓励每个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实现抱负。
印度国立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阿米特什 · 格罗弗接过话筒,展开工作坊第二部分内容。他提到,在印度国立戏剧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将《乐舞论》提到的方法现代化,并传授给学生。而《印度表演法》这本书便是成果之一,该书倡导学生在扮演一个角色时,先坚持训练一个月,而在表演前一天,学生只能通过肢体表达情感而不是台词,通过“去台词化”的方法来让观众理解,并增强与角色的联系。还有一个训练方法是在地面画出八个不同的情感色块,让学生在不同站位用肢体表达对应情感,这可以提升演员情感表达的准确度和灵活度。副教授还展示了过去五十多年来印度国立戏剧学院的发展,以及四个不同表演方法从西方化到本土化、民族化的演化过程。他指出印度国立戏剧学院之所以有这样的飞跃,正因能够广泛吸收并发扬印度各个地区的传统表演方法,这对于今天的戏剧表演依然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注:图文节选自中央戏剧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