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欧美地区的戏剧教育”小组讨论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


2014年5月19日下午,以“欧美地区的戏剧教育”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举行。会议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彭涛教授和李亦男副教授主持。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欧美戏剧的影响,和东西方戏剧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在戏剧教育中的体现。

在小组讨论中,哥伦比亚瓦耶大学的马政红教授首先发言,她针对什么是真正的斯坦尼体系、斯坦尼体系在政治语境中的体现作了新阐释。她介绍了几位俄罗斯导演对于斯坦尼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表示出她对于“戏剧游戏”理念的关注和兴趣,也谈及不少斯坦尼体系在拉丁美洲传播的轶事。

随后,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刘红梅教授回答了关于中国如何教授斯坦尼体系的问题,她强调中戏在教授斯坦尼体系时对舞台行动的注重。紧接着,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和韩国中央大学的教授也表示了在肢体表演方面受到了斯坦尼体系的启发,讨论外在的肢体动作和内心自我情感激发出的动作如何融合在一起。

几位来自欧洲的戏剧学院的教授表示,在教学中也会向学生传播斯坦尼的理念并把它和其他体系如布莱希特的体系进行对照。在欧洲,更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运用更多的体系和方法。同时,关于剧本的研究、文本和具体表演,比如声音、身体和气息,他们的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在讨论跨文化戏剧的主题时,保加利亚的斯尼基娜教授解释道,学生能力和气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所以提供平台是培养艺术家非常重要的途径。受网络时代的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以理解比较复杂的生活矛盾和心情,这就对戏剧教育带来一种客观困难。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丰富,可能带来更大的创造性。中西方文化交流存在理解差异,但文化的误读性也许是有益的。最后,讨论会围绕着东西方文化、哲学的碰撞以及世界历史大环境影响下的戏剧交流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