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加坡·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契诃夫短篇》


导演:张京

编剧:契诃夫

演出学校:新加坡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演出地点: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

演出时间:2012年5月20日 19:30

所属活动:第二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



导演的话


       执导契诃夫的作品,对于一个戏剧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因为在他笔下,折射了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芒,他曾说“谁要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研究它”,戏剧艺术不是空中楼阁,没有反复体验实践,又何来万千广厦?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

       尽管契诃夫后期的作品如《三妹妹》、《樱桃园》、《海鸥》等等称得上是戏剧宝库中的不朽之作,然而他早期笔锋犀利隽永流畅的短片小说,却更为吸引我。契诃夫的作品大多都是讲述普通人的痛苦与梦想,他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看似可笑却富含寓意的情节进行艺术加工,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对号入座”。

       在他众多的优秀作品当中,我选用了他的4部短片小说进行了改编,它们分别是《在车厢里》、《卡什坦卡》、《洛希尔的小提琴》和《套中人》。在这几部作品当中,基本上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关系的急剧变化,没有矛盾的尖锐对立,更没有让人屏息的悬念,基本上是平静客观地叙述故事和精细地描绘人物内心独白,但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去挖掘出更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此,我采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来加强视觉感官的冲击,最大限度地还原契诃夫作品的细腻和深刻的现实意义,达到艺术效果。对于这次的创作来说,小说改编是对我最大的挑战。

       演出开场了。一抹黑暗掩埋了视线,随着一声轰鸣舞台上驶入了从“快乐车站”出发的“人生列车”,芸芸众生便你推我搡地拼了命地挤入了他们未知的人生旅途,搭上了通往死亡的列车。手中的“箱子”见证了他们的得意、迷茫、悲戚和叹息,无论生命或长或短,当他回首过往时,这一辈子他们唯一拥有的只有手中的那只“箱子”。人们曾经推着、拉着、提着、捧着、踩着、躺着的这只箱子,最后“箱子”无声无息地掩埋了它的“主人”,“箱子”又幻化成一口口棺木,记录了每个主人斑驳的岁月,给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一生画上了句点……



剧情梗概


       改编自契诃夫短篇《车厢里》《卡什坦卡》《洛希尔的小提琴》《套中人》。

       《在车厢里》讲述了一辆列车从“快乐”车站开出,加足马力往“坟墓”站疾驰而去……“要出事啦,要出事啦!”衰老的颤巍巍的车厢发出了这样的叫声……车厢里一片漆黑,穿堂风同摸人口袋的扒手一起川流不息。人们借着微弱的光线在黑暗中各自忙碌着,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玩纸牌游戏赌博的,有谈情说爱的,还有人在讲故事——于是出现了《卡什坦卡》中的细木匠卢卡·亚历山德雷奇带着他儿子费久什卡和小狗卡什坦卡外出做活,在回家的途中主人进了一家酒馆喝醉了酒倒在大街上,在一阵鼓乐喧天的游行队伍中,卡什坦卡恐慌地跑得远远地躲了起来,它走失了。卡什坦卡四处寻找却不见它的主人,孤独无助,在大街上奔跑着徘徊着,在鸣鸣的哀嚎声中它疲倦地萎缩在一户人家的门口。突然,一位手提箱子头戴高帽的中年男子踩到了它,并把它带回了家,接下来,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洛希尔的小提琴》中的亚科夫是个非常有名的棺材匠同时也是个婚礼乐手,拉了一手好提琴。但他却一贫如洗,他总是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损失”烦恼不已。老婆在他眼里一文不值,但等到老婆受尽煎熬离开人世后,他才深感内疚,又想到他自己死后心爱的小提琴会被人丢弃成为孤儿,他不禁悲从中来为小提琴哀歌。《套中人》中的别利科夫是一名中学教师,是一个落后、保守、维护一切旧制度的守旧派典型人物。他性情孤僻,胆小怕事,甚至晴天也要带上雨伞,穿上套鞋,把头缩进大衣领子里,他极力地想用“套子”把自己包裹起来,他拒绝与外界接触,拒绝接受新鲜事物,最后悲惨地躺在棺材里才算找到自己理想的归宿。